惠建锋
2013-1-4
我们这里所说的肾不是现代医学中的肾脏,而是指中医领域里的肾,它是一个具有相当广泛复杂的生理功能,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内脏, 是一个人先天所带来的身体条件,通常被称为“先天之本”。比如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强壮,哭声是否响亮,眼睛是否有神,毛发是否乌黑浓密,这些都是所肾决定的。一般来说肾病只有虚证,没有实证,虚证即通常所说的肾虚。肾虚包括肾阴虚和肾阳虚,治疗肾虚的中成药很多, 主要分为滋补肾阴类和温补肾阳类。但要论治疗效果全面系统,还要数地黄丸家族药了。
一、滋补肾阴类的中成药
1、六味地黄丸与左归丸:说起滋补肾阴类的药,首先要说的就是六味地黄丸与左归丸,据说有人曾经做过调查,在祖国医学众多的补肾药中,六味地黄丸可谓名列榜首,大部分老百姓自认为有“肾虚”的症状,就自行购买六味地黄丸来吃,一些中老年男性更把它当做补肾壮阳、延缓衰老的保健品长期服用,其实,六味地黄丸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的中成药,它和所有的药品一样,有其适用症和禁忌症,并不是平常意义上的人人都可以服用的保健品。
六味地黄丸是滋补肾阴的中成药,服用它之前,我们首先要学习临床上是如何区分肾阴虚和肾阳虚的。一般来说小孩、年轻人肾阴虚的情况比较多,中老年人则容易出现肾阳虚的问题,但这只是作为判断肾阴虚和肾阳虚的一个参考。
古人云:“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阳虚,是一个整体概念,包括了肾阳、脾阳和心阳,通俗一点讲,就是人的生命之火不够旺盛了,其中最常见的是肾阳虚和脾阳虚。有句俗语:“傻小子睡凉炕,全靠火力壮”,阳气旺盛人的火力就旺盛,抵御外邪的力量就强大。总之,阳虚首先表现为畏寒怕冷(下肢尤甚)。阳虚还有那些表现呢?
2、面部苍白或黧黑,阳气是运行气血的,肾阳不足就自然无力运行气血,会出现脸色苍白之相,如果肾阳虚衰过度,人体阴寒之气内盛,肾脏之色(黑色)就会现于面,从而表现出面色黧黑。3、肾阳不足不能鼓舞精神,人就会出现神疲乏力、精神萎靡、冷默寡言,不爱活动,腿发沉,抽筋,健忘(想不起朋友的名字),优柔寡断。肾阳虚还有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腹胀腹泻(五更泻)、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带下清稀量多,舌质淡、苔白而润等症状。
肾阴是一身阴液的根本,阴液对人体起着滋养濡润作用,就是说如果肾阴虚,阴液不足的话,人体就得不到阴液的滋润。举个例子,如果把人体比作自然界的话,津液就是自然界的水,大地的水少了,那么树木就会枯萎,土地就会干裂,草木无法生长。发生在人体呢,肾阴虚阴液的不足就不能滋养皮肤,皮肤会干燥,津液不能上口,口腔得不到滋润,就会口干舌燥,眼睛得不到滋养,眼睛就会干涩流泪,肠道得不到滋润就会大便干燥。总之由于精血津液减少,五脏六腑就得不到滋润,我们看女性到了绝经前后,由于水分的缺失。表现出就像一朵花枯萎下来,打蔫的相。
人在健康状态下,阴和阳是相对平衡的,相互制约而协调。阴气亏损,阳气失去制约,就会产生阳气亢盛的病理变化,病理性功能亢进,称为“阳亢”。患者所表现出临床症状为: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咳血,消瘦或失眠,麻木拘急,烦躁易思,或遗精,性欲亢进,舌红而干等。
肾阴虚的患者还表现出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男子相火扰动,便出现阳强易举、遗精早泄等问题,女子以血为用,阴亏则经血来源不足,便会出现经少闭经或见崩漏,形体消瘦,舌红少苔甚至没苔、性格急躁、外向等问题。就是说当患者有这种阴虚和阳亢并见的症状时,就需要服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出自于我国宋代名医钱乙的《 小儿药证直决》,在这本书里,他将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做了修改,肾气丸原方共有八味药又叫八味肾气丸,用于治疗肾阳不足,腰膝酸软,下半身常有冷感等症。而钱乙使肾气丸变成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 6 味中药,专门用来治疗小儿囟门不合以及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等所谓的“五迟证”症,钱乙认为小儿阳气都很充足,出现这些证候是阴津出了问题,他就去掉肾气丸里具有温阳作用的两味药附子和肉桂,来达到他滋补肾阴的目的,这个药在他的书里叫“地黄丸”,后来由于使用地黄的方子太多了再加上这方子里的药一共有六味,于是就叫了六味地黄丸。
相传清朝道光年间,湖北有一个叫张士彬的学生去给老师拜年,进门的时候,老师看见他穿着蓝色的绸缎长衫,便出了一个上联:“三尺天兰缎”老师让他对下联,张士彬想起从家里出来时候,路过一家药铺,药铺的招牌上写着几种方药正好用上,便随口就答道:“六味地黄丸”。这个故事说明张士彬是一位才思敏捷的人,但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六味地黄丸在清朝时已被人们广泛应用。
六味地黄丸的功能主治: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六味地黄丸是由熟地黄、山茱萸、怀山药、泽泻、丹皮和茯苓六味药材组成,可别小看就这六味药,其配伍大有精义:中医认为黑色的药都入肾,黏腻的药能滋阴,所以重用熟地以滋阴补肾,为方中的君药,山茱萸滋养肝肾,并能涩精;怀山药补脾益气而固精,二者均为臣药,三味药相配,共同发挥补益肝、脾、肾的作用,效力全面,且以补肾阴为主,补其不足,可治“本”。 考虑到滋阴药黏腻易生腻、生湿,方子里又有茯苓健脾利湿,丹皮清肝凉血,至于泽泻,顾名思义,就是“泽其不足,泻其有余”,人体哪里不足,它会去润泽、去滋养,哪里有余,它会去发泄。总之,泽泻、丹皮、茯苓是三味药性偏于祛邪的药,六味地黄丸的这种“三补三泻”,补中寓泻,以泻助补,这种相反相成之势,使得六味地黄丸补而不腻,服用后不易出现一般滋补药品产生的“上火”现象。普遍认为 六味地黄丸之所以够成为滋阴补肾之经典方剂,正是因为这种的精妙配伍。
温馨提示:
1、对于正常人群,如果没有明显肾阴虚的症状,或是明显的脾肾阳虚,或是肝火过旺的患者都不适宜服用六味地黄丸。
2、六味地黄丸是偏于补阴的药,中医认为阴柔的药会妨碍消化功能。尤其是吸烟、饮酒、嗜食辛辣刺激食物、生活不规律的男性,本身体内痰湿就很重,湿又容易困脾,在这种情况下,再服用六味地黄丸不但不会起作用,而且还会加重病情 。脾胃功能不好的中老人也不宜长期、连续服用。儿童和孕妇服用前必须咨询专业医师。
3、如果服用六味地黄丸两周后,如果效果不明显,找一位中医大夫对身体的症状进行重新诊断,对症话再服用。
4、服用期间要忌辛辣食物。感冒期间也不宜服用。
5、正在使用其他药品的患者,使用本药前最好咨询专业的医师或药师。
左归丸:如果肾阴虚的患者没有阳亢的症状就可以服用左归丸。左归丸出自张景岳之手,由六味地黄丸化裁而成。他认为:“补阴不利水,利水不补阴,而补阴之法不宜渗”,故去掉“三泻”(泽泻、茯苓、丹皮),加入枸杞、龟板胶(为乌龟壳所熬制,乌龟长期生活在水中深穴里,有补阴之功)、牛膝加强滋补肾阴之力;又加入鹿角胶、菟丝子温润之品补阳益阴,阳中求阴,即张景岳所谓:“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之义。
左归丸的功能主治:滋补肾阴,用于真阴不足,腰膝酸软,盗汗遗精,神疲口燥。所以本方纯补无泻、阳中求阴是其配伍特点。
这里我再给大家讲个故事,古时候,有个饭馆的老板是个罗锅,为了能够吸引顾客,便在门口挂了个牌子,上面写到“明天的酒饭不要钱”,牌子挂出后,第二天来了一位客人,他酒饱饭足后刚想离开,却被老板拦住了,他说“你等等,我牌子上写的是明天的酒饭不要钱,今天照付啊。”但这位客人就是不付钱,老板为了不影响生意,就想了想说“这样我出十一个字“上、下、左、右、前、后、天、地、三、五、心”,你要对上联起来就可以走了”。这位客人是为郎中,他想了想于是他词不离本行随口便道“上有天王补心丹,下有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右归丸,可治老掌柜你的前罗锅、后弯背,三片鲜姜、五个红枣、空心服”。老板听后只得无奈让他走了。看来郎中下联的用意的不只是为了对仗的工整吧。
温馨提示:虽然本药是非处方中成药,服用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或请教专业人士咨询后再使用。
1 、杞菊地黄丸是六味地黄丸加了枸杞子、菊花两味药,现代医学认为枸杞子里面含有胡萝卜素,胡萝卜素犹如天然眼药水,能够帮助眼角膜的润滑及其透明度,促进眼睛的健康。古人认为枸杞子能够益精明目,所以又叫“明目子”,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是这样记载枸杞子“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补精气不足,养颜,肌肤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 菊花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A,是维护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质,菊花在《本草纲目》中早有详细的记载:味甘、微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
六味地黄丸上加枸杞子、菊花后叫杞菊地黄丸,其功效主治为: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中医理论认为,肝主血。由于肝脏的经脉联系于目,人的视力又有赖于肝气疏泄和肝血滋养,故有“肝开窍于目”、“目为肝之外候”之说。肝肾阴虚,就会影响到眼睛,眼睛长期得不到精血的滋养,就会造成我们常说的“老眼昏花”、眩晕、看东西模糊不清、眼睛干涩。肝肾阴虚进一步发展,眼睛还会出现怕见光,迎风流泪。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上说:“久视伤血”,是说人长时间用眼视物,不仅会使双眼疲劳,视觉能力下降,而且会导致人体“血”的损伤。因此,眼睛过度疲劳会伤肝,进而影响血的调节,就是“久视伤血”。如现代人天天上网,盯着电脑屏幕长时间地看,就会造成肝和心的损伤。杞菊地黄丸能够滋阴养肝又能明目,不仅能治疗肝肾不足引起的口干、伴有眼睛发干、昏花疲劳,还可以缓解因为年轻人由于经常熬夜,眼睛疲劳,两目干涩、视物不清、头晕目眩、腰部酸胀的症状。温馨提示:服用枸菊地黄丸时最好请专业的医师或药师,并且认真阅读说明书后再服用。
2、明目地黄丸是在杞菊地黄丸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针对眼病的蒺藜、石决明及滋阴养血的当归、白芍等药,其功效主治:滋肾,养肝,明目。用于肝肾阴虚,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既能养肝养血、养肾养精,又能疏肝、清肝火、镇肝风。对各种肝虚生风、怕见阳光、迎风流泪、白内障、老眼昏花都有良好的效果。所以明目地黄丸有平肝降血压和祛肝火的功效,也是老年人养生的一大法宝。明目地黄丸能治疗很多眼病,但是,主要是针对慢性的眼疾。温馨提示:服用明目地黄丸时最好咨询专业的医师或药师,并且认真阅读说明书后再服用。
3、知柏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加入知母、黄柏二味中药配制而成。知母善于清肺热降胃火,黄柏常为清利下焦火 的良药,常用于肝胆及大肠湿热症。与六味地黄丸相比,由以上二药加六味地黄组成的知柏地黄丸重用了清火的药物,兼有滋阴清热的功效,适用于阴虚火旺、骨蒸劳热、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等症。现代医学常用于复发性口腔溃疡、小便黄赤、尿频、慢性咽炎等症。温馨提示:知柏地黄丸不能久用,中医还讲“苦寒败胃”,就是吃多了苦寒药会对胃有影响。尤其是冬天,更应该慎用知柏地黄丸,所以最好咨询专业的医师或药师,并且认真阅读说明书后再服用。
4、麦味地黄丸是六味地黄丸加上麦冬、五味子两味中药制成,又叫八仙长寿丸,首见于明代医家龚廷贤所撰《寿世保元》,现今成了运用较广的中成药,麦冬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五味子能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六味地黄丸加这两个药后有强化敛肺纳肾的功用。
麦味地黄丸也是经典的滋阴补肾药。其功效为:滋补肺肾,用于肺肾阴虚,潮热盗汗,咳嗽吐血,咽干,眩晕耳鸣,腰膝酸软。 有歌诀: 六味丸加麦冬味,滋肾养阴又益肺,咽干潮热头晕眩,腰膝酸软均可为。温馨提示:温馨提示:服用麦味地黄丸时最好咨询专业的医师或药师并且认真阅读说明书后再服用。
5、归芍地黄丸:根据中医五行相生的理论,水生木,就是说肾(水)是肝(木)的母亲,母亲如果穷了,会拖累儿子,就是说肾虚,肾精不足会影响肝血。有位是朋友,五十刚出头,他说过去每当他蹲着下来的时候,蹲久了再站起来就会眼前一黑,不过只要一两秒钟就会恢复;后来,就发展成眼前一黑,头脑一片模糊,需要扶着个东西站十来秒才能恢复,同时,他最近每到下午的时候,身上就会一阵一阵发热,脚跟还隐隐地疼。
经过中医的诊断他是肝肾阴虚。蹲久了猛地站起来,是因为血少了,血液不能及时供应到脑部和眼睛,至于脚跟痛,那跟肾有关,因为精血亏虚,已经影响到肾了。现代社会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情况,尤其是知识分子、脑力劳动者,或是从事文案、电脑等工作的人。
为什么这类人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思虑过度则伤脾,脾伤则气血生化乏源,因此,还会出现心神失养等诸多疾病,像失眠、神经衰弱、头晕等问题都是这种情况。看书、看电脑等用眼多的人《黄帝内经》明言“久视伤血”,长期这样下去,血就在暗中消耗掉了。
精血同源,而肾藏精,肾为肝之母,虚则补其母,所以在养肝养血的同时不要忘了养肾精,而能够同时养肾养肝阴的中成药,就是归芍地黄丸,它是在六味地黄丸加当归、白芍。当归可以养血、和血、活血,白芍是酸的,酸能入肝,能柔肝养阴。其功能:既能滋补肾阴,又能补血。主治:用于肝肾两亏,阴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酸痛,脚跟疼痛。对于平时看得多、想得多的脑力劳动者,对于耗精耗血过多的人,归芍地黄丸是最佳的选择。温馨提示:服用归芍地黄丸时最好咨询专业医师或药师并且要认真阅读说明书再服用。
6、七味都气丸:中医认为肝、肺、肾的关系非常密切:肾属水,肝属木,水生木,肝为肾之子,肺属金,金生水,肺为肾之母。经常有这样的病人,有肾虚的症状,如腰痛、耳鸣、遗精等,同时又胸闷气短,总感觉呼吸的时候使不上劲,吸气困难,呼气多吸气少,过一会儿就要使劲地深深吸一口气才觉得畅快。在中医里,这叫做“肾不纳气”。在五脏中,肺在最上方,肾最下方,虽说相距较远,但他们是相通的,肺吸气的动力来自肾,这就是中医常说的“肾主纳气”。当肾不纳气的时候,人就只有呼气的力量而没有吸气的力量了。这时候,在滋阴补肾的同时,还要加强肾的收摄能力,就可以用七味都气丸了。它是在六味地黄丸加一味五味子,就成了七味都气丸,其功能与主治:补肾纳气,涩精止遗。用于肾虚不能纳气,呼多吸少,喘促胸闷,久咳咽干气短,小便频数。同时,因为五味子有很强的收涩功能,能收涩肺阴、肾阴,所以,七味都气丸又能治肾虚引起的遗精、盗汗等。温馨提示:服用时最好咨询专业的医师或药师并仔细阅读说明书再服用。
7、二至丸:由旱莲草、女贞子两味药物所组成。功能与主治补益肝肾,滋阴止血。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咽干鼻燥,腰膝酸痛,月经量多。有滋阴降火之功。
“二至”,即指夏至和冬至两个节气。旱莲草为草本植物,盛夏时茎叶繁茂,叶黑汁足,所以夏至日采集最佳;女贞子其木隆冬不凋,冬至日果实熟透,味全气厚,所以这时采集为佳。《医方集解》云:“冬青子即女贞实,冬至日采,不拘多少,阴干,蜜酒拌蒸,过一夜,粗袋擦去皮,晒干为末。....旱莲草夏至日采,不拘多少,捣汁为膏,和前药为丸,”。本方以二药采集时间命名,故名“二至丸”。服之可以补益肝肾,从而使阴写充足而虚火自平。
说起来,二至丸还有一段来历。相传明末安徽地区有位叫汪汝佳的名医,他从小体质较弱,人虽长得单薄,但却聪明过人,诵读的诗经百首过目不忘,深得父爱。不料父患重病医治无效而亡。临终前对汪汝佳说:“不为良相,且为良医”。汪汝佳遂弃儒习医,专攻医术。几年后,汪汝佳成为了当地颇有名气的医生。由于他长年苦读,加上先天不足,不到40岁就未老先衰,须发早白,头目昏花,时常腰酸背痛,浑身无力。一天,他带门生上山采药,夜宿一寺院,遇到一位百岁老僧,此翁耳聪目明,须发乌黑,步履矫健如飞,汪汝佳便向其请教养生之道。老僧指着院内一株高大的女贞树说:“取女贞子蜜酒拌蒸食即可”。汪医生反复琢磨,为增强其疗效,他又配伍墨旱莲,将墨旱莲捣汁熬膏,搅和女贞末制成药丸,试服了半月,觉得效果很好,便连续服用。半年后,完全恢复了健康,并显得精力过人。
数年后,汪医生行医路过浙江丽水,前往探望寄籍在此的同乡好友汪昂,汪昂见他全无昔日的病容,反面显得光彩照人,颇感惊诧。汪医生如实相告。汪昂因家境富有,闲居日久,放纵酒色有肝肾不足之虞,闻之赶紧如法炮制、服用,结果同样收到良效。汪昂素爱歧黄之书,正寻思在有生之年做些流传千古的事,便以厚俸延聘汪汝佳。历时4年,汪汝佳著书4部,并将女贞子、旱墨莲组方收入《医方集解》中,称之为“二至丸”。 温馨提示:服用时最好咨询专业的医师或药师并仔细阅读说明书后再服用。
8、天王补心丹:男人到中年,都处在一个“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老婆、事业,惟独没有自己”,这样一个充满生存压力的人生阶段,为了争取到男人该有的地位和尊严,他就必须得拼命去工作,虽然赚的钱多了名气有了,但身体也被透支了。主要症状就是出现失眠、健忘、心神不宁、口干汗多,爱上火和性生活出现障碍,总之很多事都感到力不从心。
房事不仅是一种生理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享受,房事的完成不仅需要肾脏系统的参与,也需要人用心神去调控。这时候不仅是解决睡眠的问题。中医讲心在上焦属火,肾在下焦属水。心中之阳下降至肾,能温养肾阳,肾中之阴上升至心,才能涵养心阴,正常情况下,心肾是相互协调的、相互制约,彼此保持动态平衡,但如果肾阴不足或者心火扰动,两者失去协调,就会影响房事的进行。因此,单纯吃补肾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从长远看,这些药对身体都有所伤害,
天王补心丹功能主治: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用于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大便干燥。适用于心阴不足,虚火偏旺诸症,症见:1.劳神过度,心悸怔忡,夜不成寐,脑力减弱,反应迟钝,易忘;2.阴虚火旺,心火上炎,口舌生疮,血燥失调,大便秘结,舌红口干,易惊失眠;3.老年人平素阴虚,体瘦,易生火象,逐渐显露神经衰弱,少寐易忘。温馨提示:对于脾胃虚寒、胃纳欠佳或痰湿留滞者均不宜服用:为本药含有朱砂不宜长期服用,否则会引起汞中毒。所以最好咨询专业的医师并仔细阅读说明书后再服用。
9、金水宝胶囊:按照中医的五行学说,肺属金,肾属水,此药补益肺肾、秘精益气。用于肺肾两虚精气不足,久咳虚喘,神疲乏力,不寐健忘,腰膝痠软,月经不调,阳痿早泄故名金水宝。
金水宝胶囊 的主要成分是发酵虫草菌粉(Cs-4),本品利用生物分离技术从天然冬虫夏草提取出的有效菌株, 冬虫夏草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之一,有关冬虫夏草,历史上有过不少记载,《本草从新》称其“甘平,保肺益肾,补精髓,止血化痰,已劳嗽”。《药性考》称其“味甘性温,秘精益气,专补命门”。 冬虫夏草具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的功效。常用于痰饮咳嗽,虚痨咯血,腰膝酸痛,自汗盗汗,阳瘘遗精,病后久虚不复等证,为治疗肺肾虚证之圣药,也可为药膳作防病养生之佳品。因其有多种独特的药用价值,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又因其生于3000米以上的雪原、数量稀少、难于采摘——这一切都使得冬虫夏草被冠上了“珍稀药材”的名号。由发酵虫草菌粉(Cs-4)制成的金水宝胶囊用于补益肺肾、秘精益气。用于肺肾两虚,精气不足,久咳虚喘,神疲乏力,不寐健忘,腰膝酸软,月经不调,阳痿早泄等症;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脂血症、肝硬化见上述证候者。温馨提示:服用时患者最好请教专业医师并认真阅读说明书来再服用。